![]() 一种黑水虻分离装置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黑水虻分离装置,包括有分离平台、电加热装置、引导滑道及收集箱,分离平台与地面设有间距,分离平台上设置有分离区域,电加热装置铺设在分离区域内并使分离区域的顶端平面产生温度,引导滑道呈倾斜状且高端设置有与分离平台的边沿相接的虫体进口、底端设置有虫体出口,引导滑道沿分离平台的外周延伸围绕,收集箱与虫体出口对应设置且箱口与虫体出口相对并位于虫体出口的下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黑水虻分离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对黑水虻虫体大小无尺寸要求限定,替代人工进行黑水虻和培养物的分离操作,高效完成分离作业。 公开号:CN214339507U 申请号:CN202120219286.8U 申请日:2021-01-26 公开日:2021-10-08 发明作者:陈俊峰;黄海晨 申请人:黄海晨; IPC主号:A01K67-033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黑水虻分离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黑水虻分离装置。 [n0002] 黑水虻是一种双翅目水虻科昆虫,在处理厨余垃圾等方面有突出的优势,能把厨余垃圾快速高效地转化成可利用地饲料蛋白。故现在黑水虻的人工饲养都是使用厨余垃圾,将虫卵放入厨余垃圾形成的培养物中,待长成之后,需要把黑水虻成虫从培养物中分离出来。人工分离黑水虻和培养物的效率极低,而且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差。 [n0003] 有鉴于此,亟需研制出可以自动分离黑水虻和培养物的分离装置,来替代人工分离操作,高效完成分离作业。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水虻分离装置,来替代人工进行黑水虻和培养物的分离操作,高效完成分离作业。 [n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黑水虻分离装置,包括有分离平台、电加热装置、引导滑道及收集箱,所述分离平台与地面设有间距,所述分离平台上设置有分离区域,所述电加热装置铺设在所述分离区域内并使所述分离区域的顶端平面产生温度,所述引导滑道呈倾斜状且高端设置有与所述分离平台的边沿相接的虫体进口、底端设置有虫体出口,所述引导滑道沿所述分离平台的外周延伸围绕,所述收集箱与所述虫体出口对应设置且箱口与所述虫体出口相对并位于所述虫体出口的下方。 [n0006] 优选地,所述电加热装置设置为硅胶加热垫。 [n0007] 优选地,所述分离区域位于所述分离平台的中部并与所述分离平台的周边句保持间距。 [n0008] 优选地,所述引导滑道设置为多个沿所述分离平台周向分布的漏斗槽,所述漏斗槽的两端均呈敞口状且高端敞口形成所述虫体进口、底端敞口形成所述虫体出口,所述分离平台上设置拦截挡板,所述拦截挡板设置有多个并一一对应的分布在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漏斗槽的虫体进口之间。 [n0009] 优选地,所述漏斗槽包括倾斜设置的底板及分别连接在所述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底板的一端与所述分离平台的边沿相连接,所述底板及两个所述侧板同向延伸。 [n0010] 优选地,沿延伸方向所述漏斗槽呈两个所述侧板逐渐靠近的漏斗状,所述虫体出口的宽度尺寸小于所述虫体进口的宽度尺寸。 [n0011] 优选地,还包括有围板,所述围板呈环状并环绕在所述分离区域的外周,所述分离区域位于所述围板的环空内。 [n0012] 优选地,所述围板整体或部分与所述分离平台可拆卸的连接。 [n0013] 优选地,还包括有温控器,所述温控器与所述电加热装置电连接。 [n0014] 优选地,还包括有位于所述分离平台下方的支架,所述引导滑道及所述收集箱位于所述支架的外周侧。 [n001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黑水虻分离装置主体包括分离平台、电加热装置、引导滑道及收集箱,电加热装置铺设在分离平台的分离区域,引导滑道围绕在分离平台的周边并呈倾斜状、底端指向收集箱。使用时,将带有黑水虻的培养物倒置在分离区域并较为均匀的抹平,黑水虻受热会本能的向远离热源的地方逃窜、即向分离区域的四周扩散,然后进入引导滑道,滑入下方的收集箱内被集中收纳,从而实现黑水虻和培养物的自动分离。该黑水虻分离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但分离高效,可以节约大量人工。 [n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n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黑水虻分离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离区域的示意图; [n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黑水虻分离装置的俯视图; [n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围板的结构示意图。 [n0021] 图1-图4中: [n0022] 1、分离平台;2、分离区域;3、电加热装置;4、漏斗槽;41、底板;42、侧板;5、拦截挡板;6、收集箱;7、围板;8、支架。 [n0023]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n0024]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水虻分离装置,来替代人工进行黑水虻和培养物的分离操作,高效完成分离作业。 [n0025]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n0026] 请参考附图1-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黑水虻分离装置,包括有分离平台1、电加热装置3、引导滑道及收集箱6,分离平台1上设置有分离区域2,电加热装置3铺设在分离区域2内并使分离区域2的顶端平面产生温度,分离区域2可以是小于分离平台1的总平面面积并位于分离平台1的中部且与分离平台1的周边均具有间距,如此可以使分离区域2的中心位置的温度高于分离区域2边部的温度,当含有黑水虻的培养物倒置在分离区域2,黑水虻感受到热度,受本能驱使,会向分离区域2边部方向逃窜,然后进入分离平台1的周边区域。同时,分离平台1与地面具有一定距离,引导滑道位于分离平台1的周边并沿分离平台1的周向延伸围绕,且引导滑道呈倾斜状,高端设置有与分离平台1的边沿相接的虫体进口、底端设置有虫体出口,而引导滑道的下方设置有收集箱6,收集箱6与虫体出口对应设置且箱口与虫体出口相对并位于虫体出口的下方。当黑水虻逃窜运动到分离平台1的周边,分离平台1的周边也有温度,导致黑水虻会继续向四周爬动扩散,进入引导滑道,在重力和倾斜作用下,自动下滑,集中进入收集箱6被分离收纳。整个分离装置结构简单,但分离过程自然顺畅、分离高效,可以代替人工进行自动分离操作,节约人力,且装置的成本较低,适于推广,同时利用黑水虻的避热性进行分离,对于黑水虻的虫体尺寸没有任何要求,适用于任何阶段任何尺寸的黑水虻虫体筛检分离,可以使培养物中的黑水虻全部被分离出来,不会出现漏掉,分离率高,经济性强。 [n0027] 具体地,分离平台1可以是整体具有一定高度的台块、台块顶端台面形成分离平台1,或者分离平台1下方设置有支架8,支架8起到桌子的作用,给分离平台1提供稳定支撑,并使其高于地面。而引导滑道及收集箱6位于支架8的外周侧。 [n0028] 电加热装置3可以是电加热丝也可以设置为硅胶加热垫。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选用硅胶加热垫,铺设在分离平台1上并形成分离区域2。 [n0029] 进一步地,还可以设置有温控器,温控器与电加热装置3电连接,可以对分离区域2的温度进行自动控制,可以使温度始终适中,不会过高烫伤黑水虻。 [n0030] 引导滑道可以是一个整体、环绕在分离平台1外周,或如图1所示,引导滑道设置为多个沿分离平台1周向分布的漏斗槽4,漏斗槽4的个数可以根据分离平台1的形状和尺寸进行具体设定,图中所示,分离分平台呈方形,则漏斗槽4设置为四个、对应分离平台1的四个周边。漏斗槽4的两端均呈敞口状且高端敞口形成虫体进口、底端敞口形成虫体出口,收集箱6和虫体出口一一对应、设置有四个。漏斗槽4的高端与分离平台1的边沿相连接,以便于黑水虻爬进漏斗槽4内。同时,分离平台1上设置拦截挡板5,拦截挡板5设置有多个并一一对应的分布在每相邻的两个漏斗槽4的虫体进口之间,图中所示,拦截挡板5有四个,分别拦截在分离平台1的四个对角,拦截挡板5的端部可以与漏斗槽4的虫体进口相连接,防止产生漏区。 [n0031] 漏斗槽4包括倾斜设置的底板41及分别连接在底板41两侧的侧板42,底板41的高端与分离平台1的边沿相连接,底板41及两个侧板42同向延伸、三者连接形成两端敞口的长倾斜滑槽。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沿延伸方向漏斗槽4呈两个侧板42逐渐靠近的漏斗状,即漏斗槽4的高端尺寸大、高端向低端方向尺寸逐渐缩小,虫体出口的宽度尺寸小于虫体进口的宽度尺寸。便于将黑水虻集中收置,也可以减小收集箱6的尺寸,避免对分离平台1周围都形成围挡,不便于人员走动。 [n003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黑水虻分离装置还包括有围板7,围板7呈环状并在竖直方向具有一定的高度,围板7环绕在分离区域2的外周,分离区域2位于围板7的环空内,分离区域2的边沿可以与围板7的内壁相接。当将培养物倒入分离区域2并较均匀的摊平时,围板7可以防止培养物散落到分离区域2之外的地方,使培养物均集中在分离区域2内。围板7的整体或部分与分离平台1可拆卸的连接。当培养物摊平后,就可以整体取下围板7,或取下部分围板7、形成出口,使黑水虻可以爬出分离区域2进入漏斗槽4。 [n0033] 围板7可以是一个整体的环状,直接放置在分离平台1上,待使用完毕直接整个取下即可;或,围板7由几个首尾依次可拆卸连接的板块围成坏状结构,当使用完毕,将和虫体进口相对位置处的板块拆下取走即可。 [n0034]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本发明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互相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n0035]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黑水虻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分离平台(1)、电加热装置(3)、引导滑道及收集箱(6),所述分离平台(1)与地面设有间距,所述分离平台(1)上设置有分离区域(2),所述电加热装置(3)铺设在所述分离区域(2)内并使所述分离区域(2)的顶端平面产生温度,所述引导滑道呈倾斜状且高端设置有与所述分离平台(1)的边沿相接的虫体进口、底端设置有虫体出口,所述引导滑道沿所述分离平台(1)的外周围绕,所述收集箱(6)位于所述虫体出口的下方、与所述虫体出口对应设置。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装置(3)设置为硅胶加热垫。 [00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区域(2)位于所述分离平台(1)的中部并与所述分离平台(1)的周边句保持间距。 [000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滑道设置为多个沿所述分离平台(1)周向分布的漏斗槽(4),所述漏斗槽(4)的两端均呈敞口状且高端敞口形成所述虫体进口、底端敞口形成所述虫体出口,所述分离平台(1)上设置拦截挡板(5),所述拦截挡板(5)设置有多个并一一对应的分布在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漏斗槽(4)的虫体进口之间。 [000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黑水虻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槽(4)包括倾斜设置的底板(41)及分别连接在所述底板(41)两侧的侧板(42),所述底板(41)的一端与所述分离平台(1)的边沿相连接,所述底板(41)及两个所述侧板(42)同向延伸。 [000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黑水虻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延伸方向所述漏斗槽(4)呈两个所述侧板(42)逐渐靠近的漏斗状,所述虫体出口的宽度尺寸小于所述虫体进口的宽度尺寸。 [0007]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围板(7),所述围板(7)呈环状并环绕在所述分离区域(2)的外周,所述分离区域(2)位于所述围板(7)的环空内。 [0008]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黑水虻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7)整体或部分与所述分离平台(1)可拆卸的连接。 [0009]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温控器,所述温控器与所述电加热装置(3)电连接。 [001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位于所述分离平台(1)下方的支架(8),所述引导滑道及所述收集箱(6)位于所述支架(8)的外周侧。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9507U|2021-10-08|一种黑水虻分离装置 CN206078667U|2017-04-12|蝇蛆自动化养殖系统 CN2669598Y|2005-01-12|畜禽粪便养殖蝇蛆的蝇蛆收集设备 CN204697739U|2015-10-14|一种大黄鱼苗室内孵化装置 CN205124811U|2016-04-06|一种太阳能杀虫灯 CN212087681U|2020-12-08|一种黑水虻养殖虫料分离系统 CN104026068B|2016-06-15|一种甲鱼用饲养装置 CN105613349A|2016-06-01|一种新型智能蜜蜂养殖箱 CN208113781U|2018-11-20|一种多功能生态种养殖网箱系统 CN209138145U|2019-07-23|一种用于畜牧业废弃物处理的装置 CN205511722U|2016-08-31|新型蝇蛆自动化生产集成器 CN108967253A|2018-12-11|户外散养自动集蛋器 CN210786528U|2020-06-19|一种玫瑰精油提炼用烘干装置 CN213369279U|2021-06-08|一种喂养装置 CN207201721U|2018-04-10|一种智能化家禽喂养装置 CN107462049A|2017-12-12|一种新能源鸡粪烘干系统 CN211012340U|2020-07-14|一种刺梨连续式热风循环烘干装置 CN207948635U|2018-10-12|一种蚯蚓、蚓粪分离装置 GB1604312A|1981-12-09|Fluidised bed combusters GB2032752A|1980-05-14|Egg setting tray and system CN209181410U|2019-07-30|一种烘烤装置 CN209527528U|2019-10-25|一种高效喂食装置 CN210048765U|2020-02-11|一种生物技术用培养皿 CN205756545U|2016-12-07|水产养殖用喂料辅助装置 CN206760435U|2017-12-19|一种两侧集蛋自动产蛋箱集蛋台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1450652||2020-07-21|| CN2020214506522||2020-07-21||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